【北大人工智能讲座系列】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 - 施尧耘

主讲老师简介

施尧耘 - 阿里巴巴接触的工程师和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/架构师。阿里云量子实验室(AQL)创始董事。

1997年在北大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雷鸣大学同学。貌似不是北大毕业的
200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

2017年9月,辞去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,加入阿里,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/架构师

导师-姚期智

AI基础设施 - 雷鸣

硬件和平台技术

  • 硬件
    • GPU、TPU
    • FPGA
    • ASIC芯片 (目前大部分的AI芯片属于ASIC,算法固化,大部分创业公司的方向)
    • 神经网络芯片 (仍在研究阶段)
    • 光计算 (MIT等,用光学方法加速AI计算速度,比GPU上百倍提升)
    • 量子计算 (一旦在通用计算突破,将会很厉害)
  • 平台
    • TensorFlow、Caffe等
    • Amazon、Google等AI云计算平台
    • 商汤也有独立的AI平台

AUTOML,给定数据,自动选算法。牛逼牛逼啊

硬件的应用发展

  • 通用AI计算芯片的发展
    • NVIDIA引领
    • 谷歌、Intel、amazon等不断发起挑战 (google-TPU、Intel收购mobieye)
  • ASIC的发展
    • 针对高频场推出
    • 要求及时反馈的场景、端计算
    • 手机、摄像头、自动驾驶汽车等
  • 未来的发展:光计算和量子计算

ARM是端上高性能芯片

AI计算软基础设施发展

  • 开源AI计算平台,竞争激烈
  • AI云端化正在推进
  • AI工具型创业公司
    • 提供多种AI工具(和AI云会有竞争)
  • AI服务型创业公司
    • 主要ToB,帮助企业AI解决实际问题

AI+云。一体化还是两种方案并存?
因为云自身提供云存储、云计算,如果独立的AI则不易融合。一般性需求走云通道,而不用定制化。

量子计算 - 施尧耘

什么是量子计算

利用量子物理 非..性质的计算,有别于经典计算。

发展史

  • vacuum tube
  • transistor

图灵机

我勒个去,这块视频听不清啊

来自

雷鸣 & 施尧耘的报告